✏️《高敏感父母--高敏感,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》推薦文✏️
父母的休息與修習
初色心理治療所 副所長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
我常在晚上的時間寫稿,原因是白天有臨床工作,下班時要照顧孩子,晚上就是我沈澱與補足自我的時刻。一天下來,累人的往往不是體力上的付出,而是思考與情緒上的負荷。舉凡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,手足之間沒有停止過的爭執,承擔著各種教養情境所引發的情緒。等孩子睡了,你可能腦袋倒帶著,想著剛剛和孩子的不愉快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。
在坊間,你可以找到各種教養資訊,陳述著孩子的各種狀況,父母可以應對的方式。例如:高敏感特質。許多父母苦惱於如何好好陪伴他們的高敏感孩子,包含孩子在情緒表達上的強度,知覺與想法上的細微,都讓高敏孩子的父母花上加倍的心力去探索,理解,也嘗試要在自己與孩子之間做一些改變。
如果今天你是一位擁有高敏感特質的父親或母親呢?
身為高敏特質父母,在面對孩子的單一行為,容易有各種聯想不斷湧出; 你可能對於孩子的情緒反應,在其他照顧者還沒覺察到時,就已經站在孩子的位置感受; 你也可能容易受不了孩子們的所發出的聲量。這些過程令你感到精疲力盡,更有可能的是:無法接受自己的精疲力盡。因為身為高敏感的個體,在成長的過程讓你很清楚知道,親職對於孩子心性發展的重要性。因此,當你在父母這個角色上的自我要求越高,你越會耿耿於懷自己在教養上的每一步是否如自己所期待。
你可能從各種教養資訊中,找不到屬於高敏父母疲憊與無力感的解方。
在所有的教養心法裡,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認識與接納情緒,不論是自己的或是孩子的。在『高敏感,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』一書中,直接點題:這本書本質上是要教你如何降低過度刺激,找出更多時間休息,學會自我照顧,成為一位你能夠成為的最好的父母。因此在這本書裡,你會發現作者沒有要高敏感父母一定要遵循什麼樣的教養方式,而是學習從怎麼調節自己開始。高敏感父母要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呢?書中幫大家分享了五種策略:
1. 接受你的感覺。
2. 不要為任何感覺感到羞恥。
3. 相信你可以像別人一樣應付得很好。
4. 相信你的負面情緒不會一直持續下去。
5. 一定有希望—你最終能夠做些什麼,以處理你的負面情緒。
皮克斯動畫在2017年所推出的電影『可可夜總會』,小男孩米高熱愛音樂,也希望得到家人的認同,然而家族中有一段和音樂有關的傷心事,阻礙了家人對米高的支持。故事的最後祖太婆對米高說:『你有我的祝福,沒有條件』,這是在祖太婆突破了她自己在家庭中所承受的痛苦與憤怒後,開始能夠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支持。這部動人的電影也描繪出了每個人在成為父母之前,都帶著各種承受所形成的經驗,而高敏父母們的經驗又是那麼地細緻且深刻。經驗會內化成我們接看待世界與養育孩子的方式。因此,我們需要休息與停頓,讓各種教養現場的情緒不要積累成過大的疲憊; 我們也需要覺察與修習,認識我們自己,也認識孩子的需要。
然後你終將發現,原來高敏感真的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,更完整的自我。
遠流粉絲團
#高敏感父母